退出长者模式
潘英达与郭沫若的笔墨缘
发布日期:2014-06-26

1963年,潘英达在鸣凰中学当高中语文老师。

一天,医务室老张拿着两张宣纸,找到潘英达,说:“潘老师,这是郭沫若先生手书的七律原件。抗战时期,我哥哥在重庆一家旧书店买到的,但他看不懂,我也一样。你能不能帮我们解释一下意思?”

潘英达接了过来,觉得郭老的书法笔力遒劲、结构严谨,心里非常喜欢。但诗歌的意思却不能全部解释,因为年代久远,字迹化开了,难以辨认,他也不敢随意猜测,便说:“老张,这幅作品我一时也不能主清楚。这样吧,你把它先留下来,等我查阅资料后,再给你答复,好不好?”老张同意了。

随后,潘英达花了不少时间阅读郭沫若的自传体小说《洪波曲》,希望能从中找出点蛛丝马迹来,但他失望了,苦恼不堪。

突然一个念头冒出来:“要不,直接求教于郭老?”潘英达马上写了信寄了出去。信中除了要求解释不懂之处,还附带了一个请求:能不能书写“鸣凰中学”校牌?当时,郭老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职务。潘英达写信、寄信时没想什么,但当信寄出后,他倒忐忑不安起来。

接下来便是等待,这个过程似乎特别漫长,每一分每一秒都像煎熬。潘英达后来回忆时说:“那阵子,我好像比第一次恋爱还焦急,夜里都睡不着觉。”

一星期后,学校领导突然找到潘英达,问:“你是不是写过信给郭老?”潘英达紧张地点点头:“是的。”领导拿出一封信递给他,他一看,果然是郭老的回信!登时激动地跳起来了。在回信中,郭老回答了那幅七律的问题,并按潘英达的请求题写了“鸣凰中学”的校名。

领导见了,也很激动,跟潘英达商量说:“你能不能再写封信给他,请他写个学校的全称?”他想了想说:“我试试看。”

没想到,这一次郭老又答应了他的请求。回信很快就来了,信中夹着两张“武进县鸣凰中学”的墨宝,让学校选择其一。

潘英达终身难忘与郭老的这两次笔墨缘。(翟建刚)


 

主办单位:常州民盟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3号楼A座3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