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 内容

高考现场变迷信“秀场”影响学生正确学习观亟待纠偏

发布日期:2022-06-14  来源:民盟  浏览次数:  字号:〖

黄勇(常州市政协常委、民盟常州市委副主委、常州市钟楼区政协副主席)反映:“高考”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考试之一,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数以亿计的青年学生通过高考改变了人生。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高考在社会、家庭和教育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呈全民参与之势,但是每年高考前后,都会出现大量作秀乱象,如过度迷信鬼神玄学、穿奇装异服送考、高价高考用品等,且各种高考乱象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对当代家庭以及学生的世界观、学习观产生负面影响,亟需采取措施纠偏。

一、主要问题

(一)教学场所成各种迷信秀场。学校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主阵地,其环境对学生观念的养成起到关键作用。但部分学校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在高考期间主动作出一些“迷信“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如2021年,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奥体中路学校在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前夕,在教室门口高高挂起过粽子,寓意“高中”。今年,“挂粽子”现象愈发严重,据“腾讯网”“澎湃新闻”等媒体2022年高考期间报道,江苏南通、浙江温州、浙江湖州等地多所高中高三年级教室门口都出现“挂粽子”的新高考习俗,而学生们则排队以头顶粽,寓意一举高“粽”(一举高中)。部分老师也随波逐流做出出格的“迷信”行为,如河南郑州第四高级中学在今年高考前,组织男女老师同穿旗袍走秀,寓意“旗开得胜”。今年高考期间,老师穿旗袍送考的“风俗”在河南、浙江、山西多地陆续出现,引起舆论质疑。除此之外,部分学校过度迷信好寓意,影响正常考试秩序。如安徽省六安市的毛坦厂中学在高考送考时,存在许多不成文的要求,司机必须姓马,车牌必须666,家长们穿红衣服,寓意“马到成功”“六六大顺”“开门红”等,将高考变为迷信秀场,扭曲学生的正确学习观,奋斗观。

(二)宗教场所频现高考专题祈福会。部分学校和家长过度迷信鬼神,将高考成绩的好坏、学生的发挥寄托于神灵,到寺庙和道观烧“状元香”、放孔明灯、举办祈福会等,对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努力造成不良影响。如江苏南京的鸡鸣寺,近年来都会在高考期间举行“高考祈福法会”,学生家长跪在地上拜佛像,祈求高考好成绩。2022年,珠海普陀寺67日起,连续三天于内部进行高考祈福会,祈求佛力加持考生顺利。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各种道教场所。基层对近2年各地高考祈福会进行调研发现,苏州玄妙观、南通如皋灵威观、青岛玄炀观、武汉长春观等多地都举办过专题高考祈福会。另一方面,部分景点甚至也刻意包装成高考祈福圣地,吸引各路家长消费祈愿。基层通过对南京、扬州、常州等地调研发现,部分景区景点在高考期间也成为家长们祈福的热门之选,如南京夫子庙一处平安果祈愿树,高考前后被挂上各种写有“金榜题名”“高考大吉”等心愿的祈愿道具。扬州何园内的祈福树,在高考期间吸引大量家长,悬挂各种期望高考顺利的祈福带,甚至有家长在树下高举带有状元字样的“糕粽”,大喊“高中”。这些出格的祈愿现象滋生学生内心的鬼神论,反而影响自身学习努力的积极性。

(三)借势高考经济商家助力“迷信”。由于高考的重要性,家长为了提高孩子成绩会采取各种力所能及的办法,许多商家瞄准这一商机,围绕学子衣食住行,深挖“高考经济”。基层对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调研发现,部分商家特意在高考期间推出高考特别产品,抓住家长迷信心理牟取暴利,如商家推出“高考励志礼包”,将旺仔牛奶、AD钙奶等普通食品重新包装,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出售,部分店铺销售量已达上万件。部分文具商铺推出祈福文具套装,将普通文具重新包装加价出售,销量也非常可观。同时,部分餐饮企业也蹭高考热度,推出带有寓意的品牌食品,如在湖南长沙,知名快餐品牌肯德基与百年老字号餐饮品牌推出名为“定胜糕”的糕点,必胜客推出“满分套餐”,加上高考的名头后都出现销量暴涨的情况。一些文创公司借机推出祈福产品,宣传广告刻意加剧家长的焦虑。如据《北京日报》422日报道,2022年高考期间中国科举博物馆与某文创公司合作,推出考神能量套装,分别是足银转运手绳、纯铜墨笔、两枚“金榜题名”和“逢考必过”珐琅胸章,并宣称可以通过产品感受到能量、圆满、喜悦等美好祝愿,售价也高于物品市场价格。

二、主要原因

(一)家长对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焦虑感。随着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大部分家庭想让孩子未来能够进入上层精英系统,愈加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论,从而对孩子寄予厚重的期望。这种“起跑线”越来越前置的状态,让很多家长和学生在高考到来时,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神佛庇佑。

(二)内卷竞争加剧学校追求成绩的紧迫感。高考成绩是各大高校招生的金字招牌。在声誉因素、经济因素、发展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压力下,部分学校对学生高考好成绩的追求愈发凸显。高中学校和教师为拼命要求学生博取高考好成绩,不惜突破教育理念和底线,做出出格行为。

(三)青年学生自身尚不具备是非辨析能力。高考学生绝大多数是18岁左右的青年,正处于心理、生理成长的人生阶段,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辨别能力、分析能力仍然较弱。这种群体很容易被外界一些畸形、不正确甚至是腐化、堕落的思潮所带偏。在高考的学习压力面前,青年学生容易盲从家长的节奏,对神佛的认知逐渐深化,将之视作“救命的稻草”,在遇到生活、学习、工作等挫折时会象家长那样“求神”保佑。

三、相关建议

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时代的广大共青团员要做“五个模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为进一步净化高考风气、使高考经历成为莘莘学子人生中的一次良好体验、更好端正高考季学生的世界观与学习观,促进全社会的风清气正。基层建议:

一是打破并淡化“唯分数论”“唯学历论”,为高考降温。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加快深化落实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对学校、教师的培训引导,让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等教育理念入脑入心。先从学校入手,严禁高考期间做出各种违背教育理念的出格行为,培育讲科学、讲奋斗、讲钻研的学习氛围,积极宣传良好榜样,为高考降温。再从家长入手,引导家长正确看待高考成绩,主动杜绝参加各种作秀炒作,给学生群体营造一个脚踏实地、扎实努力的家庭氛围。

二是加强对商家在“高考经济”营销上的引导和监管。建议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宣传和引导,面对高考期间的祈福产品理性消费,不助长商家借机猎财的市场,形成良性的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要主动作为,在高考前后,组织专项行动整顿相关产品市场,对以次充好、过度加价销售、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从严查处,规范商家的行为,共同为考生家庭营造一个和谐的市场环境。

三是重视学生考后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顺利升学就读。建议学校继续做好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高中学校除了做好学生的档案学籍管理、志愿填报辅导和录取通知书发放等相关工作外,对考取名牌大学的学生、录取一般学校的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做好政治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他们新学期顺利就读各高校。建议学校以思想教育为主线,以“面对面”“一对一”、网络云平台等形式开展校友会、交流会、培训会、宣讲会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与刻苦钻研的精神,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与学习观。

常州民盟 版权所有 2010-2019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3号楼A座3楼 邮编:213022 邮箱:jsczmm310@163.com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