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盟员、新鸿联集团总裁周金瑞被常州市家居同业公会秘书长邓其越评价为“时代骄子、中吴贤达、行业精英、商会掌门”。那么,他究竟是凭什么获得同行如此高的评价的呢?让我们走近周金瑞,去了解这位常州著名民营企业家的风采吧。 周金瑞是一位勇于创业、执著追求的人。 1977年,周金瑞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只好回到农村务农。两年后进入鸿联集团的前身村办企业红联灯具厂当车工,仅仅7天就满师,开始拿计件工资了。周金瑞后来一直以此为骄傲。 1983年,周金瑞顶父亲的班,进入了当时大家都梦寐以求的国营单位武进第一染织厂。进厂时,每月工资28元。但当了解到与他当时年龄相近但先进厂的同事月工资达61元时,他既羡慕,又不肯服气,于是在一线工作岗位上更加认真工作和不断自学,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同。 1989年,周金瑞主动丢掉了铁饭碗,回到灯具厂当上了一名技术员。1991年的一天,周金瑞翻看一台进口设备的说明书,见这说明书阐释该设备除了能够加工灯具零件外,还能制造金属家具的零部件,并附有一张家具的图片。这张图片使他茅塞顿开,从此,鸿联家具便诞生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当年的村办小企业,目前已成长为拥有5个家具工厂的集团化公司,成了鸿联集团的主力军。2007年,周金瑞被集团董事会任命为新鸿联集团总裁,从此他有了更广阔的创业平台。 周金瑞是一位勇于创新、善于开拓的企业家。 鸿联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传统型企业容易存在的弊病,如集团“集而不团”、管理模式滞后、产权界定不清等。2007年,周金瑞上任伊始,便召集集团核心成员,精心制定集团发展战略与对策。周总提出集团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传统型企业向现代型企业的转型。他要求大家用世界的眼光审视鸿联,用现实的头脑分析鸿联,用愿景的目标筹划鸿联,用创新的运作壮大鸿联。同心协力,进行二次创业,协同奋战,实现二次飞跃。 在周金瑞的领导下,集团高层对鸿联的产业布局进行了清晰而科学的划分,将所属企业分别重组为灯具产业、家具产业、房地产业和新兴产业四大块。又进行产权梳理和战略梳理,如明确投资主体,理顺产权关系,剥离不良资产,明确市场定位,形成合力优势,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等。从此,集团的产权结构、战略规划、投资方向、营销策略、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营销理念、营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等都有了质的飞跃。2007年以来,家具板块年出口达4亿元以上,灯具板块年销售则高达8亿元以上。 周金瑞就任鸿联集团总裁后,提出了公司的发展主题思想:“信为基石,新能致远。” 他以经营变革、管理创新作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为了不断创新,近年来,在周金瑞的带领下,集团公司不断引进管理技术人才,大专以上专业人才达300余人,而集团核心管理层2/3是高薪聘请的,内部管理因此不断登上新台阶;在技术装备上,公司不断引进意大利、日本、德国的先进设备,来参与国际竞争。这样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鸿联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集团所属各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鸿联灯具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鸿联家具获得常州名牌、江苏名牌产品称号…… 他视诚信为企业的育人之本,立厂之基,兴业之源,把诚信教育作为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进行培育,开展了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从道德的层次把鸿联建设成为一个恪守诚信、敢于负责的企业。通过诚信教育,鸿联不仅向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产品,优秀的员工队伍、良好的企业信誉,则更成了鸿联一笔无比珍贵的无形资产。凭着良好的社会影响,鸿联迎来了一批批国内外慕名而来的商家用户;依靠产品品牌的良好信誉,鸿联得以在国家大型工程中连连中标;凭借民族文化的传统美德,鸿联的产品源源不断地漂洋过海,畅销五洲,出口业务连年大幅递增…… 周金瑞是一位勇于担当、以人为本的企业家。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辛勤的付出。周金瑞心里总是装着每一个普通员工,不但按时发放工资、奖金,还为他们安居乐业倾心尽力。自2001年起,鸿联投资建成占地60余亩的鸿苑小区,内有20幢别墅和10余幢住宅公寓。这个小区是专门用来安置5年以上工龄的普通工人和3年以上工龄管理人员的。142平方米的三室两厅居室,符合条件的鸿联员工只要花10万元便可取得房产证,平均每平方米仅售700元左右。2005年又建成了的第二个员工小区——鸿安小区。如今,新鸿联集团的骨干员工都住进了由企业自建的花园小区,一线员工都免费住进了工厂宿舍楼。很多员工已在鸿联安身10多年,甚至20来年了。前两年经济危机,集团的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员工的收入少了不少,却没一个人跳槽。员工们深情地说:“鸿联是我们的家。” 周金瑞常说,企业给员工最大的福利是培训。他在1977年刚进厂时仅仅是高中文化,后来到苏州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学习工商管理,前年还拿到了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文凭。周金瑞从读书里尝到了甜头,所以很注重各级人员的职业化水平培训。为此,集团建立了培训中心,强化和提高各级人员执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动辄花费数十万元,将企业管理人员送到各类培训机构进行高端培训,学习企业管理。他还在整个鸿联集团推广“教导模式”,即“每个管理者都能成为导师。”鸿联为内部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发展平台和生存空间。近年来,他们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打造了一支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鸿联团队。这其中包括职业经理人队伍、专业营销人员队伍、产品研发人员队伍、专业管理人员队伍、技术工人队伍和后备人才队伍。 周金瑞是一位热心慈善、甘于奉献的企业家。 在经营好新鸿联集团,让自己的近5000名员工安居乐业、共同成长的同时,新鸿联集团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仅1995年成立集团公司以来到2005年这10年间,公司参与本土公共事业的捐赠就达到1000万元之多。2006年,捐赠武进区慈善基金会500万元的慈善基金(每年50万元);2008年,响应武进区倡导的千企联百村建设,公司捐赠100万元;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捐赠50万元;2011年,向武进区李公朴光彩基金捐款数万元;2012年,雅安抗震救灾捐赠价值25万元的400多张折叠床。近5年来捐赠当地百姓的各种公益事业约1000万元…… 多年来,周金瑞先生先后荣获江苏省新产品开发工作突出贡献奖、常州市优秀企业家、长三角十大杰出营销经理人等殊荣。他担任常州市家具商会会长多年,在商会中甘于奉献,在同行中乐于助人。目前他还担任着常州市政协委员、常州工商联十二届执行委员、江苏家具协会副会长、横林镇商会会长等职。无论是参政议政,还是投身于协会工作,他总是身体力行,尽心尽责。2010年12月17日,周金瑞和中国企业家思想俱乐部一起随同温家宝一起访问印度,并受到了温总理的亲切握手和接见。 低调做人,高格做事,是周金瑞最真实的写照。经过20多年的辛勤创业,他尽管早已事业大成,美名远播,却总是谦虚地说:“我的的确确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常的人。”他从不讳言自己在底层打拼的岁月,反而视这些经历为人生不可或缺的财富。他笃信稻穗越是饱满就垂得越低,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人,就像海豚一样,潜得越深,窜得越高。作为新鸿联集团总裁,周金瑞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坚定地说:“使命和责任,应该是前进道路上的推动器,只要我坚持正心、正念、正行的价值观,应该能有所作为吧。”(翟建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