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盟文萃 >> 内容

回顾“史绍熙教育思想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4-06-26  来源:民盟  浏览次数:  字号:〖

省常中为什么名扬全国?因为它从创办到现在,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许多是创新型的一流大学。因为它传统好,学风正,教师教学水平高,学生自主能力强。我作为省常中的学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学习、工作、生活,做人似乎都在依着当年省常中的范儿。我在市一中任教过程中,逐渐对史绍熙教育教学思想、管理模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省中历届校友都以曾就读于省中而自傲,都十分崇敬在省中主持工作五十年的史绍熙校长,省中的名声已与史绍熙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1984年我认真学习了《史绍熙教育文集》。1987年我到民盟,当年的8月22日至23日,江苏民盟普教研讨会在常州召开,常州出席的代表有史绍熙、李骏源、李骅和我参与具体工作的还有李业文、陈吉安。与会代表带来了各市盟的调研报告。研讨会就此进行分析综合,并根据史绍熙的意见,由我写出了《关于江苏省初中教师情况的调研总结》上报盟中央。1987年10月初,民盟中央通知我出席在天津召开的普教研讨会。在会上我按江苏省的调研总结,作了发言,重点谈到了“明确指导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加强学校管理,重视师资质量,培养创造型人才”等内容,受到会议的重视,江苏民盟调研总结的许多内容被吸纳到民盟中央提交全国政协会议的提案中。这些内容实际上是史绍熙教育思想的精粹。史绍熙教育思想早已在全省、全国教育界引起高度重视,认为史绍熙教育思想、办学经验符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继承、借鉴、探索和创新的方针,正在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实际的路子来。1980年3月20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中学需要这样的带头人》,1984年7月25日《新华日报》发表了《致力于培养创造型人才——著名教育家史绍熙教育改革一夕谈》。1986年《江苏教育》接连五期发表介绍史绍熙教育思想的文章。在这期间,我还读到了王金凤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双子星座》和《中国青年报》用整版篇幅发表的《培养创新型人才》。

就是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中史绍熙教育思想广受关注的背景下,1990年下半年,在常州的部分省中校友组成史绍熙教育思想研讨活动的筹委会,成员有30人,推举时任副市长的陈三林为主任,下调办事组,周源任办事组组长,俞福成、邱学华、陈知义为副组长。组员有刘汉新、潘克勤、张士春、张浩典、秦小平、王森、施玉珍、周源、孙玉华、姜桂棣等。

1990年11月15日至16日,由省中校友组成的“筹委会”主办,民盟常州市委、常州教育学会、省常中协办,得到中共常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及市教育局支持的“史绍熙教育思想研讨会先后在市企业管理协会和省常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专家、学者130余人出席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50多篇。会上,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发来贺信,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普教局局长周德藩作了题为“史绍熙是我省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典范”的发言,他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我们总结、研讨史老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成果,对丰富我国教育理论的宝库,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江苏省宣传部副部长马莹伯的发言,称史绍熙是“社会主义学校管理学的开拓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师大名誉校长刘佛年给大会发来的贺信中指出:“史绍熙教育思想是教育界宝贵的精神财富”。会议结束后,11月17日《新华日报》评论称这次研讨会是吹响省教育界的一股新风。1991年《江苏教育学院》和《常州教育学院学刊》合刊出了《史绍熙教育思想研讨会专辑》,收进了研讨会的大部分论文。1992年,常州市教育局、民盟常州市委、常州市教育学会、省常中、常州教育学院、南师大的一些同志通力合作,由民盟常州市委光明科技咨询服务部出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史老亲自审阅定稿的《史绍熙教育文选》。

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还在不断探索、不断深入的今天,重温史绍熙教育思想我们会发现,他的经验之谈,并不过时,他的教育思想,仍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周源)


附:1、江苏省民盟普教研讨会在常召开(照片)

   2、“史绍熙教育思想研讨会”照片三张

   3、筹委会名单(可拍成照片)


常州民盟 版权所有 2010-2019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3号楼A座3楼 邮编:213022 邮箱:jsczmm310@163.com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