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就在省部级干部研讨班上提出“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最近几年来,民意民声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已经把它纳入反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全貌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缺少基本的体制和机制规范,社情民意表达欠充分,渠道不够通畅,表达方式不够丰富,民意的落实也不够到位,致使一些矛盾日积月累,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还破坏了国家的法度,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影响了我们伟大事业的进程。因此,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可以从以下四大方面着手,让社情民意得到充分的表达,让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一、完善制度建设,畅通弱势群体的诉求渠道 如今正是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社会弱势群体维护自身利益诉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有的地方政府、部门无视群众的正当诉求,或者采取“踢足球”的方式,推委、扯皮;自己的职责范围,也是采用压、堵、控等简单的高压策略,以“维稳”为借口,以自己的任期内不出恶性事件为目标,“重标轻本”,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一些社会矛盾不断升级。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党和政府应该创造条件,从制度层面上保证群众诉求渠道的畅通,“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保障群众利益诉求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既把一些强势利益群体的行为纳入制度、法律的轨道,让他们不能为所欲为,又切实保障普通利益群体的利益,引导他们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1]以此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尽可能多地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为改革开放、为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保驾护航。 值得指出的是,科学、规范、完善的制度建设,必须建立在全社会普遍参与的基础之上,要求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通过多渠道、多阶层、多群体的充分合法表诉来实现。而一旦制度形成,则必须严格执行,如有违反必须严惩,尽可能杜绝有人用“法外法”阻碍民意的传达。 二、独立民调机构,提供政府决策的真实数据 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要能实现科学决策、科学发展,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中国目前最真实现状的基础之上,这种现状必须通过大量的各种数据来体现。而如今这些数据的来源一般都是国家统计部门,或者挂靠统计部门、与统计部门联合调查的机构,或者企事业单位、利益集团自己成立的调查部门,缺乏独立性。由于政府部门对于政绩的追求,利益集团对于自身利益的维护,所以多年以来,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也就备受质疑。 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尽快建立独立的民间的社情民意调查机构,并给以政策上的大力扶持,让这些机构尽快形成自己的品牌和权威。只有与政府及利益集团脱钩,才能保障民调机构采集数据的中立性、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从而保证政府能够了解中国各方面最真实的现状,倾听到民众最真实的心声。 三、发挥媒体优势,搭建政策民意的互动平台 一个关乎社会公众利益的好的政策出台,一定是广泛听取了多阶层、多个利益群体发出的声音,达到各方利益的均衡。在这一点上,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作为“民众口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一个让各种意见充分表达的平台。尤其是如今网络传播方式的普及,为公众倾诉、表达、即时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搭建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互动平台,广大民众表现出的热情和智慧、公民意识、对国家社会发展高度关注的一种责任感,充分体现了作为共和国主人的精神风采。这种“舆论场”的巨大作用,也日益受到高层领导的重视和肯定。 所以,各级政府部门的决策者们应该更加重视媒体的这种社会功能,最大可能利用好媒体资源,为科学决策打好基础。让“公共政策变成公众话题,话题声音变成决策参考”,公众通过媒体与决策部门互动。“社会力量、公众利益等因素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强度越大,其公共性、公平性就越能确保”[3] 。 尽管媒体上发出的民间的声音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甚至带有许多非理性的成分,有些很好的建议也可能因为条件不成熟而无法实现,但“政策制定于民意的充分表达”这种互动机制的形成,无疑是民主政治的跨越,是社会进步的反映。 四、落实民意信息,发挥政协、人大的最大效率 正因为如今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还不是很畅通,所以每到两会期间,都会收到代表、委员们的大量议案、提案。这些议案提案不仅凝聚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们的心血和汗水,也凝聚了广大民众的智慧和热情。作为督办部门,要规范运作。要及时报送有关部门,并追踪、监督落实情况,多方沟通,听取意见反馈,让每一份好的建议都得到落实,让每一个发出的声音都得到回音,力争取得实效。 反映社情民意是人大、政协委员们履行职能的一个重要形式。人大、政协的成员大多来自于基层的各行各业,层次高,政治敏感,是最好的社情民意的收集者和研究者,他们所反映的社情民意也比一般劳动群众和党员群众的影响更大。所以应进一步加强他们的政治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反映社情民意的质量水平,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力争提出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政府决策谏言献策,为民众生活排忧解难。 总之,我们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真实的民意信息,与民意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并加以制度保证,让民意、民声、民情、民忧,真正成为决策依据、执政依据。 注解: [1]辛鸣.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充分反映人民利益诉求.半月谈 [2]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3] 胡湖.公共政策应走向与“媒体民意”互动.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