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常州市委
社区治理是社区范围内的多个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的过程。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配合,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市场的有效介入,以及群众的广泛参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进一步增长,如何在新时期进一步整合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居民的整体素质,助推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和谐与文明的社区,亟需我们思考与探讨。 从2017年5月20日至10月31日,课题组主要调研了常州市钟楼区北港街道,走访了该社区的社会工作者、部分居民,以及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工作人员。该区面积11.5平方公里,辖8个村委,已成立8个社区,户籍人口2.8万。 经过调研,我们可以了解到常州的社区教育工作经过10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社区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设施达到一定规模。如北港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位于运河苑社区,建筑面积达到2850平方米,拥有动漫教室、书画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舞蹈室、运动健身中心、创业就业培训基地等多个专用教室。 (二)课程深受居民欢迎。开设的课程有文化素养、职业技能、教育辅导、现代生活、休闲娱乐、健康养生等6大类,其中教育辅导和健康养生类课程更受欢迎,在调研的这段时间内共开课179次。居民学习热情普遍较高,有的社区甚至场场爆满,居民自带小板凳听课,如此,打麻将的少了,邻里矛盾少了。 (三)整合一定师资力量。超过50%的社区教育师资力量来自于常州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师资库,总数有550人左右,且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40%来源于辖区内各类专业人士、社会贤达和能工巧匠。 (四)居民参与度高。98%接受调研的社区表示,居民参与过社区教育。 (五)建立志愿者队伍。据调查,北港街道所有社区已经全部建立了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志愿者的周到服务 ,吸引到更多居民来参与这项工作,成为志愿者。 (六)组建管理队伍。接受调研的50%的社区有1人负责这项工作,50%的社区有2人负责。 二、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的社区教育普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没有足够重视。常州市原建有“常州市推进终身学习领导小组”,并由市相关部门牵头,截至目前,没有真正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 (二)经费缺口较大。由于经费缺口比较大,有的设施不全,有的实践类和技能类的课程开不了,还有部分社区学校场地面积较小,参加学习的人多了,显得比较拥挤。 (三)教师队伍未建。虽然现在已有了一部分教师参与这项工作,但是专业化不是太强,开设的课程面太窄,达不到居民的需要。 (四)管理人员偏少。各社区中,社区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很少,有的社区教育工作者身兼数职,负责多个条线的管理工作,疲于应付,不能投入足够的精力在社区教育工作上,这些都会导致社区教育工作的迟滞,不能满足社区治理的需要。 (五)受教人数有限。传统课堂授课形式受制于人员、场地、时间等因素,无法满足大规模人群的学习需要。 三、对策建议 (一)成立工作小组。要从增强城市软实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建议由市教育局和民政局联合牵头成立常州市社区教育工作小组,专门协调并落实此项工作。 (二)争取资金支持。一方面争取政府更大力度购买服务,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另一方面,也可引入市场机制,多渠道、多途径与辖区内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强联系与合作,争取必要的经费支持。 (三)培养管理人才。要重视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培养,培养一支稳定的、优质的、有情怀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并将之纳入国家社区工作专业服务体系中;除此之外,也可以争取更多大中专学校的支持,让更多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增加社区教育的管理人员,并强化队伍建设,逐步打造出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社区管理队伍。 (四)多方整合场地。充分利用社区事务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健身房、志愿服务中心、助餐点等场地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共建共享来解决。 (五)建信息化平台。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并与大中专学校联合,在网上开设一些适合于社区教育的课程,以满足市民大规模学习的需要。也可以根据一些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进行个别订制,通过提供形式多样、内容灵活的学习课程,并且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来满足居民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另外,进一步加大投入,开发更多适合市民学习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学科体系,继续打造好“常州终身教育在线”站群系统和“乐学龙城”微信公众号,让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成为现实。 总之,希望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通过多方努力,以及市民的参与,使我市的社区教育真正成为市民提升素质的一个有效平台,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添砖加瓦。(课题组成员:葛俊芬、舒霄梅、钱玉林;执笔:葛俊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