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内容

钟楼民盟举办“省级非遗阳湖拳传承与发展”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5-05-16  来源:民盟  浏览次数:  字号:〖


58钟楼民盟钟楼区行政中心举办“省级非遗阳湖拳传承与发展”座谈会,汇聚常州教育体育非遗传承人和武术爱好者,共同探讨省级非遗阳湖拳的传承路径与创新发展策略。

民盟常州市委副主委、民盟钟楼区基层委主委民盟市级重点调研课题《传承省级非遗阳湖拳,增加优秀地方文化自信》主持人黄勇在致辞中表示,阳湖拳作为常武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更是“尚武”精神的重要体现。他强调,钟楼民盟始终关注优秀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能够进一步挖掘阳湖拳的文化底蕴,为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盟员祁文俊代表课题组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该课题的基本情况、已有成果、月度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祁老师详细介绍了阳湖拳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指出,阳湖拳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他呼吁更多学校将阳湖拳纳入校本课程体系,让阳湖拳文化在校园中生根发芽

与会者纷纷向课题组建言献策。常州市体育学科带头人盛晓虎老师和钟楼区文旅局局长陈佳认为,阳湖拳在传承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新时代的实际情况,非遗传人的选择和培养路径直接影响到阳湖拳的传承质量;常州市体育学科带头人苏波和勤业中学体育老师杜培强建议,阳湖拳在校园内传承的时候应该结构化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练—赛—评”一体化;常州市体育教研员刘成兵和钟楼外国语学校体育老师田为岗指出,文化氛围对阳湖拳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意义重大,区域范围内可以成立“阳湖拳研究学校联盟”和“阳湖拳研究协会”,课题组也要拓展思路,积极学习常州其他非遗项目的经验,也可以跨省市进行相关的课题调研。

在座谈会上,多位阳湖拳传承人分享了自己的武术人生与传承经省级非遗传人刘雪美讲述了自己从学艺到传承的艰辛历程,希望党和政府能够关注到阳湖拳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助力阳湖拳项目更方便地进入校园,让更多的常州孩子能够有机会了解阳湖拳的魅力,充分感受阳湖拳文化的博大精深。省级非遗传人杨金孝老先生特别指出阳湖拳的传承不应该局限在套路动作的学习,还应该充分挖掘阳湖拳背后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要增加阳湖拳爱好者和阳湖拳传人们的互动形式和交流频次,甚至还可以和唐荆川故居进行整合,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省级非遗项目阳湖拳。与会一致认为,阳湖拳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政府、学校以及每一个武术爱好者的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黄勇表示课题组将继续发挥团队的优势,深化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合作与交流,为推动省级非遗阳湖拳高质量传承与创新发展贡献力量。期待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到阳湖拳传承的行列中来,共同书写常武优秀地方文化的崭新篇章

(符文杰   包青)



 

主办单位:常州民盟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3号楼A座3楼  邮编:213022  邮箱:jsczmm310@163.com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