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28日,常州民盟课题组一行来到黄梅戏的发源地——安庆,开展黄梅戏保护与传承的专题调研。此次调研不仅是文化考察之旅,更是为常州今年的重点立法项目《常州市锡剧保护传承条例》提供参考与借鉴。课题组希望通过学习安庆在黄梅戏保护传承方面的经验,助力常州锡剧的立法保护工作。 民盟常州市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带领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民盟安庆市委主委、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毛以成陪同调研。 实地调研,感受黄梅戏的艺术魅力 走进安庆市再芬黄梅公馆,课题组近距离感受黄梅戏的舞台魅力。作为黄梅戏的重要文化地标,再芬黄梅公馆不仅为观众呈现原汁原味的黄梅戏艺术,还积极探索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技术的融合,为黄梅戏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课题组与公馆管理人员及演员们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黄梅戏的表演艺术、人才培养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经验,为常州锡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宝贵借鉴。 在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课题组通过丰富的展陈资料,全面了解黄梅戏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以及代表性人物和作品。馆内陈列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戏服、乐器和影像资料,生动展现了黄梅戏从民间小戏发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程。
在安庆市“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课题组深入走访,感受安庆古城的历史风貌与文化氛围。作为黄梅戏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街区内的传统建筑、民俗活动与黄梅戏艺术交相辉映,展现了安庆作为黄梅戏之乡的独特魅力。课题组表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对黄梅戏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经验也将为常州锡剧的保护提供宝贵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思路。 座谈交流,共话黄梅戏保护与传承 调研期间,课题组与专门从事黄梅戏演出的国家一级演员郑玉蓝、李俊、丁飞、潘文庆等民盟艺术家,以及安庆市人大和安庆市文旅局的相关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围绕黄梅戏的保护现状、传承难点以及未来发展展开深入探讨。课题组提出,黄梅戏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科技与传播手段,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课题组也分享了常州锡剧的保护现状,并表示将充分借鉴安庆在黄梅戏立法中的宝贵经验,积极为《常州市锡剧保护传承条例》的立法工作建言献策。 盟务互动,共促民盟事业发展 此次调研不仅是文化之旅,也是盟务交流的重要契机。常州民盟课题组与安庆民盟就盟务工作进行了深度交流,民盟安庆市委主委毛以成、专职副主委杨洋分享了组织建设、思想宣传、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双方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民盟事业的发展,为地方文化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此次调研是常州民盟助力《常州市锡剧保护传承条例》立法工作的重要举措。接下来,民盟还将召开专题立法协商会,邀请相关部门代表、专家学者和文化界人士,围绕锡剧保护传承的立法需求、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展开深入研讨,为地方立法提供专业建议和智力支持。常州民盟将以实际行动推动传统文化保护立法工作,为锡剧的传承与发展保驾护航。 (刘维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