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理论研究 >> 内容

探索中国改革“三步走”的路线图

发布日期:2014-07-04  来源:民盟  浏览次数:  字号:〖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是其中之一。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相关专家指出,今年下半年即将召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就是制定中国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等。当前中国社会各界都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充满期待,本文试作一探讨。

一、全面推进政治体制为中心的“五位一体”的改革

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更大决心和非凡勇气继续推进以政治体制为中心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五位一体”的改革。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从温饱、小康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在看来,中国的整体改革事业也需要一个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三步走”的路线图。

二、中国改革“三步走”的路线图

1、中国改革要分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三步走。(文化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融合其中)。目前处于以社会体制改革重点的阶段。

从1978年启动改革到2004年,约25年时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着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4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等新观念:表明中国改革进入以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为重点的阶段。

这个阶段大约需15-20年左右时间,如果从“十二五”规划算起,到2021年党的100周年左右基本查以完成。而“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节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等,也是社会体制改革建设的主要要求。社会体制改革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完善的任务,又为政治体制的改革创造更为良发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第一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中,也包含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改革的内容;第二步以社会体制改革为重点中,也含有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第三步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中,也含有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总之,经济、社会、政治三大体制改革是互动的,互相配合、相互促进的”。

2、社会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

第一,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解决六大民生问题:“教育、基本生活保障、就业、医疗卫生、住房和环境”。

第二,构建一个合理稳定的社会结构——“橄榄型社会结构”。“主要是推进城镇化、转移农村人口,壮大中产阶层。实现非农产值比重占到85%以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50-60%以上,年收入6-18万的中等收入水平即中产阶层的人数,可提高到占总人口的40-60%,这就形成了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

第三,培育一个“三元构架”的成熟公民社会。所谓“三元构架”即政府、社会组织和以公有制、非公有制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为各尽其责、各得其所,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形成和谐的公民社会。

三、政治体制改革要坚决而谨慎地推进

政治体制改革,对于满足市场经济内在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建立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当代中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日益强烈地要求政治体制进一步满足和实现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全面发展,并以健全完善的法治精神和法制秩序保障之,最终要确立起科学、民主、法治的政治体制。

改革30多年来,我们丧失过几次政治体制改革的好机会。抓住机遇很重要。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这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结果,在国际上反响很大。但具体如何实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在基本完成“社会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后,我们可以用20-25年左右时间推动以政治体制为重点的改革,努力建设经济富强、民主法治的国家,建设法治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

希望经过“三步走”的改革路线图,到建党100周年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成熟,社会体制改革也接近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周年时,我国经济总量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社会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政治体制改革也基本完成,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真正实现了。


常州民盟 版权所有 2010-2019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3号楼A座3楼 邮编:213022 邮箱:jsczmm310@163.com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