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盟文萃 >> 内容

忆岁月之峥嵘 扬传统之光荣

发布日期:2020-06-11  来源:民盟  浏览次数:  字号:〖
  

——原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团九连知青半世纪再聚首散记

 金明德

 

五月底的太湖,夏雨淅沥,烟波浩渺。三座大桥首尾连接着一座座绿色岛屿,逐次伸向湖中深处。在著名的洞庭西山岛上,有一座知青主题的“晶彩人生”酒店,依山面水,环境幽静。透过客房的大玻璃凭窗远眺,美丽的湖光山色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假如你具有丰富多彩的拼搏人生的话。

当枇杷果黄了的时候,这酒店又热闹了起来。来自徐州、盐城、常州、无锡、苏州、常熟六个城市的136位老人,经过半年的相约筹备和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的耐心等待,终于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要举行时隔半世纪的再聚首活动,使酒店主人喜出望外,把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时光荏苒,光阴比箭。这些与新中国同龄的老人,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二团(国营新洋农场)九连和部分八连的知青战友。他们从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次相聚兵团至今已走过了五十多个年头。“昔日的少男少女豆蔻年华风华正茂,如今已是爷爷奶奶年届七旬饱经风霜”——聚会《主持词》中如是说。

                     (一)                

午后的宴会大厅里高朋满座,再聚首的茶话会在这里举行。当老人们相继自报姓名以后,在不无惊讶的欣喜氛围中,“五十年过去好比眨眼瞬间,再相会骄傲地欣赏沧桑容颜”,是大家的共同感慨。

是的,他们都走过了相对共同的“下乡历练、返城就职、再创新业”的“三程跋涉”人生道路。而在结束了“第一程跋涉”以后便“飞鸟各投林”:有入学深造者,有入军伍者,有下矿井者,有当教师、医生者,更多的是在国有企业当产业工人,20世纪90年代下岗后又纷纷再就业、再创业,整一个“工农商学兵文”六大领域职业生涯的丰富经历,半世纪的风霜雨雪都刻在了额头的皱纹里,成为老人们集体照片群像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

窗外细雨蒙蒙,酒店的“知青家园”大厅里却热气腾腾,“半世纪再聚首”大会暨文艺演出在此隆重举行。

《歌唱祖国》的雄壮乐曲响起来了。一对老人健步登上舞台担任主持人。啊,原来他们就是50年前每每开大会领呼革命口号的男女知青,这种“机缘巧合”又引发了许多关于当年的话题。

大会在各地知青依次集体亮相的热烈气氛中正式开始。

已经78岁的连队第一任指导员蔡琪顺迈着依然矫健的军人步伐登台,作题为《人生如歌 情深似海》的讲话。他用清晰的思路,简洁的语言,深情地回顾了当年连队指战员战天斗地的历史,充分肯定了知青们为保卫祖国东大门和国家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高度赞扬了知青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时代精神,并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美好祝愿。会场上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两位知青代表分别作了即兴发言。当年颇有点“小男生气质”的翁雪坤讲起了当食堂保管员时的小故事;常熟知青代表朱国平阐述了“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涵义。掌声过后,会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安静,老人们似乎都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

正在此时,关牧村演唱的《一支难忘的歌》乐曲声在大厅里回荡,再次“拨动着人们心弦”,知青文艺演出拉开了帷幕。

常州知青郭银娣、夏根培的男女声对唱《敖包相会》,寓意着半世纪的再相会;金明德朗诵两度获得全国知青文学一等奖的散文诗《不可或缺的纪念》,背景屏幕上以《农场诗抄》为内容,并配以连队知青老照片和重返农场新图片的25PPT轮回播放着,红色版面折射出激情燃烧岁月的时代底色;常熟知青曲永明独唱的《我们这一辈》,盐城知青卞建芬的独唱《潇洒走一回》,夏根培、郭银娣分别演唱的《骏马奔驰保边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节目,将知青历史文化氛围推向高潮,所有老知青仿佛又回到了屯垦戍边的广阔天地。

常州知青周建军表演的舞蹈《小楼》,吴慧娟、刘晓明的藏族舞蹈《我的九寨》,辛春华、唐慧贞的越剧《梁祝•化蝶》,刘银华的《红绸舞》;盐城知青卞诚岳的京剧《野猪林》、无锡知青于艾的通俗歌曲《飞翔的溜溜的他》;常熟知青邵丽蓉、王玉珍的陈式太极拳,朱国平的现场书法《欢聚》等节目,再加第三任指导员张曾裕参与的三次抽奖活动,把欢乐气氛推向了极致,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老知青们其乐融融的乐享退休生活。

                    (三)

被誉为“天下第九洞天”的林屋洞,是赴西山的必到之处。老知青们一面尽情欣赏着彩灯照耀下的各式石钟乳造型,更多地交流着丰富多彩的人生,欢声笑语飞向洞口,在云舒云卷的太湖上空久久回荡。

小巧玲珑的石公山景区,一座青石山背倚丛岭,面向太湖,岩壁陡峭,怪石嶙峋,山清水秀,浑然天成。不管是明朝万历进士袁宏道如何赞叹“西洞庭之山,高为缥缈,怪为石公,丹梯翠屏,此石之胜也”,或是清代文人沈盼赞曰“太湖七十二峰……石公最著名”等等,老知青们踱步于这江南山水之间,思绪却回到了半世纪前的苏北黄海前哨。原指导员和知青会计结伴徜徉于湖畔小道,在烟雨蒙蒙中交流着半世纪风雨如磐的职业生涯,互相欣赏着满头银发,洋溢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情。

古朴典雅的明月湾春秋古村里,老知青们鱼贯穿过一条条石板小巷,近观原始村落中瓜果繁盛的江南农家小院,遥望村后石排山上西施当年梳妆的画眉泉遗址,有的还诵读着白居易、皮日休、贾岛、黄庭坚等历史文人留下的诗文,赞叹之语不绝于耳。然后穿过桥洞纷纷走上深入太湖的古码头,指点湖山,激扬思绪,又提起了当年连队排河边挑水浣洗的码头和过河的小小竹桥……

有道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是啊,当走过了风雨兼程的半个世纪以后,面对通过顽强拼搏已拥有衣食无忧的退休生活,更面对如此娇美的祖国江山,老知青们谁的心中不是波澜壮阔呢!

                     (四)

有的知青将聚会的花絮照片发给了其他友群,得到的点赞是:“这么多人的聚会,组织工作真不容易!”的确,为了这次跨世纪的大聚会,更为了半世纪的人生交流,筹备组的战友们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发出了多少邀请和通知;在不同城市间跑了多少趟;因疫情袭扰又反复调整了多少次日程安排;起草和修改了多少遍节目单和《主持词》;为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又熬过了多少个昼夜等,已经无法统计。

更令人感动的是,为了弥补AA制筹集经费之不足,很多知青从财力、物力和精神层面都做出了无私的奉献:除了数万元现金外,还有百册知青主编和出版的著作《非常记忆》,以及王勇等徐州知青千里迢迢带来的物质支援等等。

欲知奉献者是谁,《主持词》中的三句话可见一斑——

“我们要感谢发起、策划和组织本次活动的蔡琪顺指导员、孙喜凤连长、石希初协理员等我们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任领导;

“我们要感谢本次活动的精心组织者邹建平、冯明道、刘耀瑞、蔡祥娣、吴慧娟、刘晓明、尹建平、黄业年、朱国平、沈志刚、程怀秀、钱霞萍、唐慧贞、翁雪坤、夏根培、刘银华、胡上春等战友;

“我们更要感谢为这次活动给予慷慨赞助的邹建平、刘耀瑞、冯明道、蒋惠芬、卞城岳等战友!”

……

诚然,“贫不失志、挫不失勇、富不失良、贵不失德”,这九连知青总结的知青精神,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聚会如此,人生跋涉如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奋斗更是如此。

这种精神,使酒店的年轻工作人员小吕、小严和小魏们也深受感染,他们全程参与了接待和服务,帮助调试操控音响设备,还全程拍摄了大量照片和视频,由衷地赞扬说:“这是到我们酒店聚会中组织最好、质量最高的一次知青大聚会。老一辈知青的达观、团结、拼搏和奉献精神,为我们青年一代树立了人生榜样。”

这就是传承。

如果需要点题这次聚会意义的话,那就是知青笔者曾经提炼的:“忆岁月之峥嵘,扬传统之光荣”!

                            

202061日起草、2~10日改定于常州古运河畔

常州民盟 版权所有 2010-2019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3号楼A座3楼 邮编:213022 邮箱:jsczmm310@163.com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